Get Adobe Flash player
首页 电气党建 党建动态 踏上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踏上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踏上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访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刘利民

杨桂青 《中国教育报》 20194406版)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印发,我们就两份文件的重要意义、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战略等,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刘利民。

教育现代化建设怎样体现人的现代化

记者: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实施方案》的内容来看,人的现代化是怎样体现的?

刘利民:在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是最核心的。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是关键,也是教育现代化中最难的。

当今中国的教育,已由注重规模、速度及条件装备和技术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注重公平、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发展内涵式的教育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关键,或者说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完成人的现代化,进而推动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其中,高度关注和重视人的发展贯穿始终。

实现人的现代化,要比实现制度现代化和器物现代化困难得多,不是仅靠增加经费投入就能实现的,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观念改变、文化认同和精神、心理上的转化过程。因此,《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实施方案》从理念到措施再到评价,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体现了人的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核心。

记者:这两份文件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对人的现代化的强调?

刘利民:比如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以德为先。在中国,人的现代化,最终要落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来,把人的现代素养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体现到课程标准、教材和课堂上,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实施方案》十项重点任务包含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基础教育巩固提高、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内容,这些都是为了推进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有效能的教育现代化,重在提升人类意识、国家认同,注重公民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交流与合作等,旨在进一步发挥教育的服务引领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记者:可否请您结合一些具体方面谈谈?

刘利民:比如说全面发展的问题。一直以来,中央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作为教育和发展的价值追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全面发展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可喜进步。当然,我们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比如因材施教,是中国人民坚守了2500多年的教育思想和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合的教育,增强教育供给的针对性、有效性。与此同时,还要面向人人,“有教无类”,在国家教育宏观政策选择上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依法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加公平、更加多样、更有质量的教育,保障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学校教育则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教育,受到适合身心发展需要和个性成长的教育。

再比如终身学习,教育是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旨在培养全民的学习习惯,让全民学会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和生存方式。教育现代化战略强调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心调整到终身发展上来,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因材施教、学习形态变革,为每个人在人生不同时期的学习提供开放优质的学习资源、多样个性的学习机会、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和绿色友好的学习环境,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终身受益,进而逐步实现每个人的现代化。

应该说,这些方面一直是党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努力的方向和工作遵循。

教育现代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何贡献

记者:对于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来说,为什么“2035”是个关键节点?

刘利民: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学校现在培养的孩子,到2035年和2050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的30多年时间里,预计有6亿多名学生进入国民教育体系。这些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能力素质,决定着国家在2035年和2050年的状态,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能否实现。

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国家抓住机遇,超前布局,描绘好教育发展的远景蓝图和施工图,培养造就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记者:教育现代化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什么特殊贡献?

刘利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说到特殊贡献,我想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可以有效解决和应对以下四方面的挑战和需求。

一是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排在全球第二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创新竞争,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这都对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加快民主法治社会进程,需要通过教育提升公民素养,培养参与型公民。

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宽带和移动互联网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对知识获取方式、传授方式、教和学的关系等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在重塑教育形态。商品、资本、信息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本质上是由人才的力量和科技创新实力所主导的。各国、各地区和国际组织都在争先恐后安排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培养高素质、有竞争力、勇于负责的现代公民。

三是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的新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的教育需求也更为迫切。城市人口规模增长迅速,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人口红利”正在向“人才红利”嬗变,平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越来越依赖于创新、依赖于每个人创造潜能的发挥,这要求我们不断调整教育服务供给结构。同时,社会不断催生出新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需要形成更加灵活的教育入学制度,增加不同群体受教育机会,缩小教育差距,提供更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四是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不断增强,需要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优质学科,打造世界一流教育品牌,为世界提供一流教育内容和服务;需要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培养高水平国际人才,为世界教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记者:教育现代化建设对于教育强国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刘利民:在这两份重要文件的推动下,我们要将教育现代化的时间表变成推进表,全面驱动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和制度现代化,实现依法治教和管办评分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更加有力的保障机制,打造一流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实现教育公平共享发展,完善面向未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强国,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撑。

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怎样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记者:改革和开放,是中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法宝。要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应该怎样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刘利民: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十大战略任务中第九条明确指出,要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实施方案》十项重点任务中的第九条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两者都是第九条。大家知道,两份文件各有分工和侧重,前者是顶层设计,后者是行动计划。所以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是我们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和路线图。

从两份文件可以看出,我国未来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主线条没有变,我也在多个场合提过,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一体两翼”。统筹推动教育开放,努力构建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体,以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国际化为两翼的人文交流新格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建设世界教育强国。

“一体”就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体,深化双边、多边教育交流合作,简单讲就是落实好教育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对接沿线需求,实现合作共赢。

“两翼”包括:以加强民心相通为目标,扎实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强根基(民心相通)、增认识(国别研究)、搭桥梁(机制建设和语言合作);以提质增效为主线,稳步推动教育国际化,抓好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和孔子学院的统筹推进,把好质量关,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打造世界一流教育品牌。

记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实际行动。中国怎样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刘利民:今天提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我用三个“主动”来回答。

一是主动加深与国际组织合作。扩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吸引国际组织来华落户,打造一批高水平教育研究和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国际组织规则和标准制定,主动发起议题。加强区域与国别教育研究基地建设,形成系统持续的研究积累,为世界教育难题贡献中国方案。

二是主动强化国际人才能力建设。建立青年服务志愿梯队,鼓励支持优秀青年参加国际组织的志愿服务。加强对国际人才培养、专业、课程标准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国际职员培养,为国际组织输送人才。

三是主动扩大中国经验分享。支持高水平、有特色的高校赴境外独立办学或与当地教育机构合作办学。进一步发挥我国基础教育的相对优势,加强数学等优势学科的教学方式总结以及相应教材的开发,扩大教育国际影响力。

教育“乡愁”怎样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得更美好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多个场合讲到,要记得住“乡愁”。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处于弱势地位的部分会进一步边缘化。教育会不会有“乡愁”?怎样让这些“乡愁”发展得更美好?

刘利民: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乡愁”,体现着领导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情。

在教育发展进程中,农村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都是需要加强的方面,容易体现出教育“乡愁”的特点。

记者:您怎样理解农村教育的“乡愁”特点?

刘利民: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便人在都市,远在他乡,心中也少不了淡淡的乡愁。所以我想说,教育的第一个“乡愁”应该是我们发展路上的乡愁——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这些年有所改观,但乡村教育依然是我们的教育短板。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重点部署了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任务,让我们泛起“乡愁”时,也能有满满的踏实感和幸福感。

记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关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您怎样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乡愁”特点?

刘利民:传统文化是乡愁的“根”。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所以我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教育的“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三方面的教育,可以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集中体现出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任务第二项“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里明确提到,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教”和“育”要真正结合起来变成一门艺术,开启孩子的智力。教育部将研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导纲要,让校园和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交流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乐园。还将鼓励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同时,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注重教育效果,让爱国主义成为学生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真正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忠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扫描微信
微信二维码